个人简介
吕慈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
新高考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入选浙江省“151”第二层次、青海省“千人计划”、
福建省“闽江学者”。曾先后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
社科课题等评审专家。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
省哲社课题等科研项目;主持获得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青年成果奖和三等奖、全国
教育规划优秀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项;在《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得《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在教育经济管理、教育社会学相关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工作岗位
工作单位:青岛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 职称/职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和专业:厦门大学 邮箱:499752787@qq.com
工作经历
2002.07-2015.11 宁波大学教务处
2015.12-2018.11 浙江工商学院规划处
2018.12-至今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院)
研究方向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的社会学影响)
新高考制度(新高考大数据分析)…
科研项目
2015.09-2017.03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IA150164)
2017.09-2021.09 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IA170182)
2019.09-至今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IA190164)
学术成果
1.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心理资本和社会融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权威期刊),2017(5):77-88,获《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异地高考政策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调节效应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95-101,获《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3.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歧视知觉与教育期望的影响——一个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8(22):37-46.
4.“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多元科研绩效考核模式对教师创新行为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20(5):69-76,获《新华文摘》论点摘录。
5.高校“三位一体”高考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分析——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教育研究(权威期刊),2015(1):98-103.
6.从“总分匹配”到“专业导向”——高考志愿模式的转变对高校专业建设的驱动作用分析[J].教育研究(权威期刊),2016(6):81-88.
7.异地升学政策如何影响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基于国内若干个大中型城市的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39-46,获《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8.高校“三位一体”高考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效率判据——基于学生群体学业表现的大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129-134.
9.异地高考政策是否削弱了歧视知觉对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负面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6(12):22-31,获《新华文摘》论点摘录。
10.新高考科目选择动机是否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业成就—基于专业承诺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2,(17):16-25.
11.The influence of migrant children'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llege matriculation policy on their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2,13:963216.
12.Negative Impacts of School Class Segregation on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Expectations and the Associated Mitigating Mechan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2,19:14882.
13.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adaptability and their continuous usage intention across different disciplin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2023,10(1):838.
14.Exploring the impact of college graduates’place attachment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upon returning to hometowns: A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PLoS ONE,(3):e0300312.
15.Researching the Influence of Rural University Campuses 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ese Counties between 2001 and 2020. Sustainability 2024,16,3974.
16.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2).
17.地方高校与乡村振兴耦合演进模式与机制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2).
荣誉及奖励(限10项)
2024年,获得第九届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独立完成
2020年,获得第八届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青年成果奖),教育部, 独立完成
2019年,获得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人民政府, 独立完成
2021年,获得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 独立完成
2021年,获得浙江省第二十一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省人民政府, 独立完成
2016年,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 独立完成
2019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奖,独立完成
开授课程
《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史》、《管理学前沿讲座》
社会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