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下载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上传时间 :2016-04-14    浏览次数 :    编辑 :

(2011年1月22日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我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水平,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的重要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机遇期,进一步推进学院的科学发展,不断开创学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根据国家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指示精神,参考青岛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山东省和青岛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走高质量、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整体优势,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和教师专业化的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特色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努力提高我院教师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切实提高研究、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和其他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工作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立足青岛,面向全国,稳定规模,提升层次。扎实推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适度拓展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规范发展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纵向衔接,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贯通,研究生教育全面普及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学院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二)注重内涵,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院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新进展。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教育学科的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地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师教育学院的特征更加鲜明,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跻身省内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行列,成为国内同类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成功范例。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合作、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修订教学计划,优化培养方案,制定并实施能够体现学科发展新成果、教师专业化新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期待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继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实现省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新突破。

    3、全面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和从教素质培养,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实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大力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实现大学学术文化与中小学工作文化的有效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创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0%以上,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4、建立人才需求与学科专业调整机制,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布局,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稳步发展本科教育,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积极探索“4+2”教育硕士培养模式,采取“三位一体”的培养体制,大力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2015年,全日制本科生规模稳定在30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超过300人。

    (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1、全面实施“学术提升与科研振兴计划”。完善科研积分制度和科研奖励“代表作”制度,加大对标志性成果的奖励力度,建立以科研积分为主要导向的学术出差优先机制,增加学术差旅费,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能力。

    2、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切实提高研究、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能力。组建“特级教师研究院”,聘请基础教育战线的特级教师参与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指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师范生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工作,把我院建设成半岛地区的教育科学学术中心。

    3、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设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一批高水平学术著作,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学术支撑。“十二五”期间,高水平科研成果、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科研奖励和科研经费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奖励或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的新突破。

    (三)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

    1、积极实施“学科品牌战略”,设立学科专业建设专项资金,整合利用教育资源,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全面优化学科专业建设的政策、体制环境。

    2、大力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实施“教育学科振兴计划”,促进教育学科以及相关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力争实现省级重点学科的新突破。面向社会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更新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增设特殊教育、科学教育等本科专业。

    3、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新增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力争实现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新突破;新增3-5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力争实现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类型的新突破。

    (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1、坚持学历提高与能力提升并重、对外引进与对内培养并举、制度管理与政策激励有机结合,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抓好学科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

    2、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最根本的福利,积极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定期业务学习与教研活动考勤制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加强师德与学风建设。切实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评聘、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严谨、创新、诚信的学术风气,严查侵犯知识产权和违反学术道德等不端行为。

    4、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20-30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引进人才的科研启动和学术资助。全面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十二五”末,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0%,10名以上教师入选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人才工程。

    (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坚持“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工作方针,开阔视野,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拓展学院发展新空间,全面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2、充分利用全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机遇,整合全市教师教育资源,建设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探索通过校地共建、校企合作等形式,建设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在各区(市)建立教育发展服务区,建设一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教育实验学校。

    3、加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教师培训中心的功能建设,提升各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学历学术水平,加强各系专业教师研究、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研究、服务、引领基础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积极参与教育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面向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做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继续实施青岛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打造教师培训品牌工程。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培训质量与水平,积极开发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培训、优秀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幼儿教师培训等新项目。通过区域教育服务,精心打造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的社会认可度和行业知名度。

    (六)改善办学条件

    1、积极争取市级财政专项支持,完成教学楼大修、实验楼大修、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综合楼立项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教学的优质资源,积极争取实验仪器设备的校内共享,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2、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大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开发、教育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综合平台,提升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优化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与伦理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营造健康的网上学习环境。

    (七)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1、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加强与境外高水平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青岛大学国际化办学优势,努力拓展与国外高校的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进一步增进与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韩国晋州教育大学、日本鸣门教育大学等国外高校的合作关系,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深造和开展科学研究,开发3-5个国际教育合作项目。鼓励结合学科建设的需要承办高层次学术会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举办10-15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2、拓宽区域教育合作渠道,全面深化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建设大学与中小学的教育合作共同体,促进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互动共进。

    (八)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师生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

    2、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完善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学业指导、困难帮扶、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设一支作风好、能力强、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深入持久地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实施品牌社团建设工程。

    3、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员聘任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进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积极营造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和谐快乐的人文氛围,在全院上下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

    4、坚持民主办学、依法治教,努力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坚持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和民主党派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职工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建功立业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使学院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师生。

    5、深化后勤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程序化、管理标准规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和水电暖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加强对院内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利用,切实改善教学和办公条件,建设节约型校园。

    6、扎实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技防、人防、物防一体化的校园安保网络,加强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

 

Copyright 2021 Norm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