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新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专题讲座

上传时间 :2025-04-16    浏览次数 :    编辑 :

2025年4月12日上午9:00,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丽教授,于德润楼301室开展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新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学术讲座。本次会议聚焦四大核心议题:教育数字化转型、回归知识观、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生成式在线课程观,系统探讨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方向。

陈丽教授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引发教育目标、供给与教学的全方位重构。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引发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未来85%的职业尚未出现,教育需从知识传授转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以应对复杂问题和未知挑战。

针对学习方式革新,陈丽教授系统介绍了数字化时代的全新学习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回归论知识观,以鲜活案例讲解了知识的生产即传播、网络化、动态生成、群智汇聚等特征,并介绍了“生成式在线课程观”——以动态知识社区推动实践性知识共享共创。陈丽教授团队研发的第三代在线教育平台“知识洞”已落地应用,助力成人学习者提升数字素养,以群智汇聚、互联互通方式共创实践性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开展实践创新。

在技术赋能方面,陈丽教授结合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前景,如自动生成知识图谱、精准推荐学习资源及大数据挖掘教育规律。她认为,未来教育将走向“人机协同”,教师角色需从传授者转型为学习生态构建者,高校专业结构、课程形态也需同步革新。

陈丽教授呼吁,中国已从数字化教育“跟跑者”跃升为“领跑者”,建设教育强国需兼具破立智慧:既要打破传统教育桎梏,也要立足数字时代重构教育哲学观,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学科应深度参与实践,推动理论与实践融合,为全球教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本次讲座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前沿洞见,陈丽教授的深刻剖析与创新观点,激发了与会者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深度思考。


Copyright 2021 Norm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