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前身是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发源于1951年成立的青岛教工业余学院,为解决中小学师资严重短缺的现实需求应时而生;1954年更名为青岛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在青岛教师进修学校基础上创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此后,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的办学地址数次迁转、建制几度分合,直到1978年青岛市恢复并筹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1984年6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青岛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5月,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与原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更名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借助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12月,学校重组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院发展进入新阶段快车道。
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视查实训中心
学科建设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现有教育学、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科技与教育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等15个学科领域;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4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8人,博士学位教师5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百人工程”理论人才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22人,青岛大学卓越人才6人。
学术平台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拥有“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山东省教育、科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青岛大学培训基地、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心理学实验室等研究、培训机构,是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山东高等教育》(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
学院文化
院 训:博学弘德 笃志育人
愿 景:建成区域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卓越教师培养基地,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创新策源地。
使 命:扎根青岛基础教育,发挥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独特优势,建设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师范学院。
价值观:立师志,修师德,博师学,练师功。
人才培养
学院始终坚守“博学弘德,笃志育人”的立院之本,坚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的办学理念,坚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发展方向,为办人民满意的好教育倾力奉献,初步形成了“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主导,中小幼纵向衔接”的教师教育体系,数年来培养培训了7.3万余名优秀人才,造就了一大批扎根教育、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优秀教师和中小学校长,成为了培育基础教育卓越教师的重要摇篮。
专业介绍
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技术学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2002年创办教育技术学专业。2016年获批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成为本科、硕士教研一体化专业。专业团队2018年被评为青岛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获得青岛大学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二十年来培养了大量基础教育优秀人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生师比约为1:8左右,形成了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考研率连续3年在35%以上。
专业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应用为主体,以信息技术编程、人工智能教育和数字媒体资源设计、开发与利用为两翼的多元发展课程体系。特别是今年调整专业招生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方向,更加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加强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等课程设置,努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高地。专业建有信息技术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数字媒体教育、智能物联教育、智能桌面、STEM&AI创新工场等实验室,面积共计1110M2,生均用房面积达27.75M2,专属实验设备资产800余万元。近年来秉承研究、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利用专业优势,广泛融入基础教育,与多所中学建立了研习时间基地,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成立于2006年,主要招收普通高考班、公费师范生班、“3+4”贯通培养班三种类型本科生,培养规模位居师范学院第二位。2020年通过教育部二级专业认证,2021年中国软科大学专业排名A级,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学位点情况
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硕士点
培养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政策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青岛,面向山东,秉承青岛大学培养应用基础性人才的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师德优良、乐于从教、素养全面,具有扎实的保教理论知识、较强的保教实践能力、教科研能力,具备创新精神与终身发展意识,能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农村)幼儿园教师。
主要课程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园班级管理、家庭教育学、学前儿童语言、艺术、社会、艺术领域教育指导等专业理论课程;声乐、钢琴、舞蹈、美术、手工制作、儿童歌曲演唱与表演等专业技能类课程。
就业去向
学前教育管理、研究机构、幼儿园及其他早期教育机构。
小学教育专业
青岛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发展迅猛,倍受考生青睐,公费师范生报考积极性较高。在武书连专业排名中位列B+等级,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二级专业认证,成为青岛大学第一个通过专业认证的师范类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中国软科大学专业排名A级。
专业认证反馈会
专业认证实训中心
培养方向
自2016级起招收山东省公费师范生,自2019级起还招收青岛地区“3+4”公费师范生,目前主要培养“面向农村的全科小学教师”,学生毕业后定向就业到签约地的中小学校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入编当地事业编制。现有在校本科生498人,硕士研究生57人。
“3+4”研讨会
培养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政策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立足青岛,面向山东,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情怀,宽广的学科基础和科学人文素养,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具有终身发展意识和潜质,能胜任小学多门课程教学任务,承担基本的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乡村骨干教师。
教师代表与毕业生代表合影留念
师生宣誓
优秀校友座谈会
培养特色
小学教育专业致力探索“实践取向”、“一专多能”、“全科教学”的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学生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创新项目等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等教师基本素养的培育,近年来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优质小学合作共建了28所教育实习基地,组织在校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教学技能大赛、书画大赛、声动我心音乐沙龙、英语才艺大赛、数学七巧板大比拼、语文未来教师,春华秋实经典诵读及文艺汇演等。近3年,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共有3人获得一等奖、7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近3年,小学教育专业共有47名同学考取国内外研究生,考研深造率30左右%。
专业教学技能大赛
春华秋实活动
小学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2人,师生比14.9:1,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另聘有20多名小学一线名师名校长参与本专业课堂教学。同时,鼓励全体教师深入服务基础教育,目前共有5名教师在基础教育挂职校长或副校长。
用人单位、校外导师研讨会
主要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有:教育概论、心理学、信息化教育技术、中外教育历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德育概论、课程与教学论、班级管理等。设计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2+X)学科选修”课程体系,其中2+X模块是指把数学和语文2个模块选修课程作为专业拓展基础模块,每个模块至少修满6学分,其它(X)包括英语、科学、心理、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由学生自由选择,选修学分不做具体要求。
应用心理学专业
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践性课程包括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行为矫正、团体辅导、心理治疗技术、人才测评等,以及社会心理调查、社区心理服务、心理教育实务等夏季学期课程,主要实践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为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素质和能力,做到专业理论和技能基础扎实、熟悉研究方法,践行专业伦理,组建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教研室,教学中高度重视中国心理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要求的九门核心基础课程的教学,聘请了多位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参与教法类课程的教学。专业选修选课内容丰富,涵盖了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与社会心理学、脑认知与行为科学等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发展定位选择选修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正确价值取向和良好心理行为品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基础、初步形成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能够灵活应用专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在与心理学相关
的职业领域(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教育培训、人才测评与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用户体验、市场营销、广告策划等)从事相关工作以及继续攻读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培养特色
青岛大学是目前青岛及周边地区唯一开设心理学专业的本科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建设发展迅速,拥有心理学一级硕士授权学位点、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硕士授权学位点。2017年,与青岛市教育局、加拿大女王大学联合组建了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获得了中国大陆地区首批、山东省首个应用行为分析师(BCBA)培训资质。2019年获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山东省校园欺凌防治研究中心,作为推动山东省校园欺凌防治工程的平台,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拥有青岛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自闭症儿童康复研究中心、山东省校园欺凌防治研究中心、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平台,为应用心理学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发展提供了多元支持。心理学实验室于2007年列入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下设脑电实验室、基础心理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等子实验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下设团体辅导室、个体咨询室、行为观察室、游戏治疗室等,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蒲公英”心理服务平台供学生开展实践训练,并通过“青大心理园地”展现师生的风采。心理系还与多所中小学校、特殊儿童训练和治疗机构,以及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新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组织师生成立了青岛大学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团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专业实践训练机会。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主要开展灾害心理、校园欺凌等负性事件和自闭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相关研究结果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前沿性,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机会。
专业优势
1.思政育人与心理专业教学融会贯通。
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心理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提升心理学专业人才的人格素养和思想品质。
2.利用交叉学科优势广泛开展校跨学科人才培养。
与青大医学院、青岛大学人机交互与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等建立联合培养关系,目前在受欺凌者的神经受损机制、自闭症儿童虚拟现实康复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
3.积极引进国外优势资源培育专业特色。
2017年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青岛市教育局共建青岛市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合作培养和培训自闭症干预方向的人才,获批山东省校园欺凌防治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校园欺凌成因和防治相关研究。
4.加强与国内顶级学术平台的战略合作。
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签署“互帮互助”战略协议,合作开展教学、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5.服务地方社会治理,实现专业社会价值。
积极开展灾害心理危机干预、疫情心理援助、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及心理科普等社会活动,心理学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就业前景
近三年,社会各行业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学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达90%左右,毕业生广泛分布于中小学、心理咨询、企业管理、教育培训、公安系统、产品营销、社会服务等领域。多名学生已成长为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随着十九大“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山东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的提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心理学人才的就业空间巨大。
师资力量
目前,心理系拥有专职教师19人,教授2人,其中青岛大学特聘教授6人,青年卓越人才1人;7名教师具有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等名校留学或访学经历,是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团队。近年来,教师获得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EAP辉煌二十年优秀成果评选科普类优秀成果一等奖、青岛大学本科优秀教学成果奖、“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等教学奖项多项;多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青岛大学“十佳”班主任、青岛大学教学能手、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全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实践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以及“挑战杯”、“三下乡”、“调研山东”等大学生学术和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当前,心理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青岛大学“以学为中心”等教学研究项目多项。心理系采用严格的标准筛选和组建兼职教师队伍,当前兼职教师主要由多名青岛市心健康教育名师、教研员、具有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组成。